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智慧交管

城市交通综合治理之困:被长期忽视的长效工作机制建设

并非不作为、不想作为,实在是没法作为

微信截图_20240903101506.png

笔者在参与某市的一次有关“交通智能化管理”的课题研究时,与业主单位有过一次比较有趣的交流。

在总结时,我说:“城市交通综合治理非常像一场交响音乐会的策划与组织管理。首先我们需要一场交响音乐会的需求策划,明确交响音乐会主题及定位,确定主办、承办、协办单位、交响音乐会内容形式、宣传及收尾总结等内容;其次根据策划书,主办、承办、协办单位共同组成筹备组开始交响音乐会各项工作的细节策划与筹备,包括确定演出阵容、场地选择、场地布置、交响音乐会曲目选择及演出流程、制定宣传推广计划、票务及预算管理、安全应急预案等;最后进入音乐会执行阶段,包括现场布置、音乐会彩排、接待嘉宾和观众、现场监控管理、现场演出、活动总结改进等。”具体对应到城市交通综合治理如下图:

微信截图_20240903101742.png

简单来说,在策划及筹备阶段:

交通综合治理长效工作机制如同交响乐音乐会总体策划书;

政府部门为主办单位;

交警单位为承办单位;

政府各相关部门为协办单位;

......

在执行阶段: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类同音乐会场地选择和布置;

工作实施方案(机制)为演出活动流程;

交警分管领导为指挥家;

优化控制中心类同音乐会舞台;

分工明确的专业团队类同乐手;

标准化工作流程类同乐谱;

各种乐器类同工作相关软硬件配置;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机动车保有量增多,交通拥堵问题在全国各地陆续显现。事实上,近年来,各地交警单位对交通优化和治理工作不可谓不重视:外出考察学习、交流,参加技术培训,到兄弟单位跟班实战学习,甚至于部交管局、行业内陆续推出更多城市交通治理精品案例,都给各地交警单位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方案选择。

公安部交管局历年下发的诸多通知文件,指导各地交通综合治理工作有力有效地开展,成绩斐然。但从公安交管体制的角度来说,痛点问题依旧没有解决,交警单位该被骂还是被骂,该被批评还是被批评。笔者长期工作在交通综合治理实战工作一线,深知很多时候,并非交警单位不作为、不想作为,实在是没法作为,如同要举办一场交响音乐会,以下问题已经成为阻碍许多交警单位交通治理成效的绊脚石:

1.交通综合治理长效工作缺失,如同想举办一场高水平交响音乐会,最终变成了一场点歌会

某地交警曾戏称“对城市交通治理来说,无论上级领导还是市民,人人都是专家,谁都可以说上一嘴,都能站在自身角度提出一堆问题!”各级政府领导和市井百姓都关心交通、重视交通,均视交通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民生保障问题。

然后我们就看到,各地紧扣主题,每年运动式的下发各种交通治理的相关通知或实施方案,承办人自然就落到了交警单位。问题是,相关通知或实施方案,只提了指标要求,没有工作机制、没有工作流程、没有协办单位,没有综合考核,碰到棘手的交通问题,和相关部门怎么衔接协调?怎么保障资金预算……关键的信息都没有。有交警戏言:“既要马儿狂奔,又不给马儿创造奔跑的条件”。

这就像只为了听一曲音乐就要求承办单位仓促办一场音乐会,没有策划组织管理,没有明确的主题和定位,不考虑舞台灯光音响布设,也不管乐团技术水平,更没有彩排,拉开阵势直接演奏。

听众七嘴八舌,都想听自己喜欢听的曲目,过程混乱可想而知,最后变成了一场点歌会,无论好听还是不好听、演出顺利不顺利,总之听完散场,之后想听啥了,再如法炮制重开一场。

2.交警单位单打独斗,只有承办单位,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均缺席

笔者在做交通调查问卷时,常常能了解到当地市民对交警的直观印象。比较有趣的是,各地市民对本地交警单位的印象都较为趋同,且言辞激烈:“只知道罚款扣分”、“交警不管,堵得一塌糊涂”。前者因为确实违章导致被罚款扣分,权当戏谑之言;那后者认为是交警不管导致城市道路堵得一塌糊涂,交警单位却是十分的委屈并大吐苦水:

“某某路口,公交站台距离路口太近,非港湾式站台,公交车停靠导致进口车道被占,引发拥堵,我交警单位不能把站台拆了”;

“某主干道中段,新开了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不听交警建议,强行把进出口设在主干道,每天进出车辆排成长龙,导致上游路口车辆回溢”;

“某某路口,绿化带太宽,进口道不足,想铲除部分绿化带拓宽进口道,园林绿化部门不同意”;

“某某路口,因规划原因,主干道与国道相交,主干道出口因拆迁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道路狭窄,形成肠梗阻,各级领导和市民意见很大,纷纷问责交警”;

……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笔者闻之也深感交警单位的不容易。市民先入为主,赋予交警过高的权限期望。须知城市交通综合治理,非交警一家能为,政府不同部门若躲在幕后,单单问责交警,是十分不公平的。

3.专业技术力量严重不足,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一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不得不提一个严肃的问题,就是中小城市技术人才流失较多,某交警戏言:“事情多,活难干,还背锅”。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是需要具备长期实战经验的技术人才的,技术人才的流失,实为中小城市交警单位不可估量的损失。

近年的精品案例、实战案例,确实给各地交警单位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方案选择,是非常接地气的支撑手段。然而,令笔者痛心的是有案例参照,但是如何细化设计民警还是不会:

“这个案例与我们这里某某路口很像:借道左转信号方案怎么设计?可变车道信号方案怎么设计?感应控制信号方案怎么设计?路口渠化怎么设计?非机动车蓄水池怎么设计?非机动车前置怎么设计?大货车右转盲区怎么设计?……”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几件事:

有的地方开办“信号控制和交通组织培训班”,笔者曾和几个地方的技术民警询问培训效果,均反馈:“一学就会,一用就废!真碰到问题路口,还是不知道怎么处理”;

某地智慧交通建设水平较高,建设方在质保期结束后,维护人员撤场,原技术民警也调离,新上任的技术民警不会使用现有信号控制系统,“厂家不来人,用视频远程指导一步步操作,完事了又忘了”;

笔者在某市,协助交警单位在配时中心组织了几期实战跟班培训,手把手的教,参训的全部民警或辅警基本具备了信号优化能力,然而,仅仅过了1年,原参训民警大部调离,辅警也几乎辞职殆尽,一切又得从头开始。

习近平总书记说: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没有实战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如何绣花?又谈何精细?如何留住专业技术人才,是时候应该成为中小城市严肃认真对待并解决的问题之一了。

4.资金保障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交通综合治理工作繁杂,各地财政情况不同,在经济新常态的当下,财政预算更显捉襟见肘。如何向政府部门争取到足够的资金,“好钢用在刀刃上”,已成为中西部各地交警单位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

随着城市交通精细化治理进一步推进到深水区,单靠交警一家之力已很难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重难点问题。各地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硬轻软、重建设轻服务的投资模式急需有明显转变。

某县,交警单位经费匮乏,信号灯损坏或更换国标灯,没有资金,怎么办?该地交警从某宝上购买灯盘和灯珠,雇佣辅警在办公室自己开生产线,自己组装、自己测试、自己安装、自己维护,笔者有幸参观过一次,大感震惊,据说,为此每年能节约经费近20万,且不说自行组装的设备是否符合产品质量标准,但也侧面印证近年交警单位经费短缺却是不争的事实;

某县交通设施设备老旧,没有专业维修团队,坏了要么不管,要么民警到处找替换配件,笔者的同事曾感言:“很多信号机比我的岁数都大,厂家早都倒闭了,还在运行,坏了就从库房的老机子上拆零件更换”;该地交警也有难言之隐:“我们也想换智能信号机,奈何财政没钱,打了几次报告,不了了之”。

我们到中小城市转一转,很多交通设施设备齐全的路口,长期放着1台太阳能临时信控设备,有可能还是以测试的名义,从厂家借来的;

某市:“我们花了几十万,请设计单位对城区做了较全面的交通组织设计,但是财政没有钱实施,只有厚厚的一叠图纸和研究成果放在那里落灰”;

某市,交警单位曾经写报告希望以政府采购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团队开展交通拥堵治理相关技术工作,被上级领导批评:“这工作不是交警自己应该做的吗?为什么要花钱请别人?”怼得交警单位目瞪口呆;

如果说交通畅通是“重大民生工程”,那资金保障现状实在是与之不太相符。

5.智慧交通建设缺少顶层规划,城建部门分期建设,技术标准不统一

中西部很多小城市,交通设备和设施建设,交警单位只有使用权,没有建设权,更无话语权。各地长期忽略交通规划和建设的统一技术标准,已经严重制约了城市道路交通疏堵保畅工作的开展。

“某某主干道,想做绿波,但是建设部门在道路建设时,每次中标信号机都非同一品牌,能联网不能联控,没法做绿波”;

“某某路口,建设方为了省事儿,没有做到一灯一线,将行人灯、倒计时牌、直行和左转信号灯等并线连接,导致没法更改复杂相位,要重新标准接线,就要花巨资破路重新埋设管线”;

“某某信号配时,方案号不标准,早晚高峰配时方案混乱,没法分清早晚高峰方案”;

“某某新建道路,标志标线与主城区不统一”;

“某某路段,只有信号控制设备,没有视频监控、数据采集设备,没法感知”;

“我们的智慧交通建设,建设部门花了几千万,却没有引入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没法对城市交通中观和宏观态势进行感知”;

更多中小城市是停车位不足,这本是交通规划的问题,但有些地方随意施划国资停车位,高峰期道路拥挤情况可想而知,堵了怎么办?问交警。此刻,我知道,交警单位的内心是崩溃的。

总结来看,以上问题其实是城市交通综合治理长效工作机制缺失从而导致的。行业内历年来对围绕交警单位开展末端精细治理的方式方法探讨较多,比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交通信号优化服务、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服务或交通组织优化服务等。

但对如何构建交通综合治理长效工作机制的讨论则明显的不足。单靠智慧交通建设;单靠信号配时优化;单靠交通组织优化;单靠警力人海战术,不可能解决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

幸运的是,我们看到,许多城市因为上级政府领导关心交通并关注某个堵点,跨部门协调,终将历史遗留问题得以解决。然而,城市交通堵点问题何其多,上级政府领导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挨个去关注解决。构建交通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已刻不容缓。也可以这么说:随着城市交通精细治理的深入推进,交通综合治理长效工作机制的缺失已严重制约了交通精细治理取得更进一步的成效,要构建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新质生产力”,怎么办?

这方面,其实国内有许多城市已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和做法,例如西南某城市,通过市行政一把手牵头,各区政府行政一把手及各相关部门共同组成“城市交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统筹推进全市城市交通综合治理工作,做好城市交通综合治理的顶层设计,定期对城市交通综合治理的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和决策,协调解决城市交通综合治理中遇到的重大和突出问题,定期指导、督促、检查、考核各有关部门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推进工作……市人民政府设立城市交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工作专班,负责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制定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政策措施,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专班从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市管理局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与交通科研机构合作,聘请专业团队参加专班……”。据了解,自该市“城市交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已形成常态、长效工作机制,体现出了交通综合治理“新质能力”,城市整体交通面貌已得到更好地改善和促进,辖区道路交通秩序环境取得了良好发展。

写在最后,城市交通综合治理工作非交警一个部门可以独自妥善完成,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参与,从规划、建设、应用侧构建长效工作机制,政府牵头,跨部门协调联动,协同一致让交警单位能做事,敢做事,能做成事。

以交警单位为主按照传统办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无以为继,那么,创新构建符合本地交通管理特点的长效工作机制,系统性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无疑就是当下构建“新质生产力”的最好体现之一。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