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智慧交运

温州大都市区公交一体化研究

挖掘问题根源,研究解决对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工作,作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等重要论述,赋予了交通运输新的时代内涵、战略 定位和历史使命。近年来,温州交运集团坚持打造公交标杆服务温州市都市振兴、乡村振兴,结合温州“一江两岸,一核十片”空间格局,大力推行大都市区公交一体化改革,努力构建以建强交通圈拓 展都市圈、引领经济圈的公交一体化发展格局。但在推动过程中,一些政策缺失、资源分配、管理运营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为此,对当前温州大都市区公交一体化发展情况展开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对接县市区调研、走访行业部门等多种形式,挖掘问题根源,研究解决对策。

微信截图_20240820152601.png

1. 实施大都市区公交一体化重要意义

(1)推进大都市区公交一体化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从宏观角度看,基本公共服务事关人民群众基础性、底线性的刚性需求,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是人 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时明确提出,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发挥交通先行作用”。可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共同富裕的基本维度与判断标准之一。其中,公共交通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关键一环,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畅通区域要素流动,改善群众出行难问题,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2)推进大都市区公交一体化是温州实现大都市区一体化的关键环节。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温州市委提出“强城行动三年计划”,深入实施瓯江新城等 “一核十片”建设三年行动,加快中心城市“拥江面海、中心崛起、东拓西优、南联北跨”发展。推动温州大都市区公共交通一体化,加快建设完善的大都市区公共交通网络,提高大都市区交通效率,促进城市发展,在更大空间尺度上降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交易成本,进而提升大都市区间空间功能分工和城市经济协调发展水平。

(3)推进大都市区公交一体化是温州交通运输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温州市将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加大轨道等公共交通线网覆盖,强化轨道交通与其他公交方式、枢纽站场的衔接。一方面,建设与城市能级相适的公共交通运输体系, 重点推进公交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加快形成“市域轨道 + 常规公交 + 特色公交 + 辅助公交”四位一体的融合式公交服务体系, 发挥公交一体化在统筹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中的通道作用;另一方面,以温州大都市区公交一体化串联乐瓯洞一体化、温瑞平原一体化、龙平苍一体化等高质量发展纽带,并逐步向文成等市域西部和北部山区辐射,更大力度促进区域城乡统筹,推动温州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现行主要做法

(1)争取高位推动。温州交运集团依托洞头、泰顺的成功经验,相继形成《关于加快推进市域公共交通一体化改革的意见》《关于温州大都市区公共交通一体化的实施方案》等,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并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深化与行业主管部门的技术对接,同瑞安、乐清、永嘉等属地政府(及所在公交企业)进行洽谈,着力传导大都市区公交一体化工作对于温州市扩大中心城区版图、服务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2)充分调研论证。组织资深公交管理团队,协同温州市交通设计院反复开展前期调研论证。依托《温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围绕温州大都市区主中心 76 个街镇为核心,前瞻规划公交线路达 102 条,统筹谋划区域公交一体化 布局;结合中心城区区位特征及客流需求、跨县市客运班线改造实际,在现有市区公交线网布局的基础上,分三个阶段推动市区公共交通先行向周边瑞安、乐清、永嘉三地辐射,并稳步向龙港、文成、苍南、平阳等地延伸扩面。

(3)强化设施配套。为配套解决大都市区公交一体化推动过程中的车辆运营、停靠等问题。温州交运集团按照“成熟一批,推进一批”原则,分阶段落实具体线网优化及配套建设工作,规划梯次推 动 91 处公交场站优化建设(包括市区18 处、瑞安23 处、永嘉 23 处、乐清 27 处),并建立动态调节机制,不断完善并解决新增问题,确保一体化工作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

(4)统一规划实施。协同深规院、城市交通规划院专家、学者统筹大都市区公交线网优化方案,积极征求各地行业管理部门意见和建议;优化《温州大都市区公共交通一体化实施方案》,并上报市级层面协调确定实施方案;积极争取市级层面组建大都市区公交一体化专班,同步制订配套的工作协调、联动、推进机制, 确保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落实;制定工作任务清单,落深落细工作任务、 推进时限和要求,定点汇总进度流程,定期通报节点落实情况,形成“逐条对照推进、逐项对标销号” 的推进闭环;动态梳理、 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共性问题。 

3.存在的困难

(1)经营主体多元、各自为政的格局难打破。大都市区公交一体化涉及部分个人承包运营的县际客运班线,利益主体较难统一,不利于统一调度。在推进大都市区公交一体化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线路运营权的整合和转移,也难免对现有个体经营 的线路客运量进行分流,然而这些个体经营者普遍对长期经营的客运线路的收购抱有过高的期待值, 但政府及收购主体难以承担高额的收购费用,对一体化推进产生阻碍。

(2)基础建设薄弱、公交配套设施参差不齐。近年来,温州市区农村公路里程数大大增加、道路品质明显提升。但在周边县(市、区)的偏远地区依然存在道路等级低、路网不健全等问题,制约公交的发展。另外,部分偏远地区新能源公交车充电场地和充电桩缺失,购入燃油车辆开通公交线路不符合国家政策,也存在运营成本高等问题,需要同步加大对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3)认识不统一,县(市)协调难度较大。大都市公交一体化作为系统工程,涉及各县(市、区)及交通、财政、资规、住建、公安交管等部门和单位。以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各县(市)思想认识不统一, 协调配合不深入,工作合力还未形成,以致大都市区公交一体化合作模式及补贴标准难以确定,总体工作进展缓慢。 

4.对策建议

(1)规划先行有序推进。由市级层面组建推进大都市区公交一体化专班,由市分管领导牵头、县 (市)政府、国资、财政、交通、资规等部门以及温州交运集团、有关专家共同参与;明确大都市区公共交通企业整合融合工作方向、范围与时间节点等要求;谋深谋细谋实大都市区公共交通一体化实施方案,按照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要求,明确阶段性目标和责任分工,不断健全完善,梯次推进大都市区公交一体化落地实施。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统筹将大都市区公交一体化线路纳入公交成本规制财政补贴办法,修编完善公交成本规制和补亏机制,按辖区里程分担公交运营亏损,并协同市县两级财政实施一体结算;探索以“市场资源换财政补贴”模式,在现有县(市) 公交补贴基础上,提供本区域内一定量的建筑垃圾清运、新能源充电桩等业务资源,交由温州交运集团投资运营,通过提高盈利能力反哺大都市公交一体化资金需要;由温州交运集团对已纳入大都市区公交一体化范畴的公共交通设施用地实施 TOD 综合开发利用,补齐大都市区公交一体化配套设施。

(3)统筹完善基建布局。结合温州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推进公交线网、枢纽与土地利用协同发展,有序推进温州大道火车站综合交通广场枢纽、双屿客运站交通枢纽、温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动车南站交通枢纽、东部综合交通枢纽、南白象交通枢纽等市域交通枢纽以及七都北汊桥交通枢纽、S1 线瓯江口站交通枢纽、状元交通枢纽、附一医换乘中心等关键区域结合点交通场站布局;协同瑞安、乐清、永嘉按照“一站一案”、方便区域换乘的原则,研究配套站点设置及公交线路走向,打造辐射市区西部、中部、东部至温州 城区的大型换乘枢纽,更好满足乘客便捷、快速出行需求。

(4)构建一体化智慧平台。推进大都市区公共交通管理、服务、平台和公交一卡通及乘车优惠政策的统一升级改造;依托现有“交运智慧大脑”打包市区与瑞安、乐清、永嘉各类交通服务数据,融 入“便行温州”APP 框架,促进低碳出行与都市区经济深度融合;强化“客货邮”数字平台,针对偏远山区电子商务发展特点,重点解决偏远山区客流量少、公交车空载率高的情况,结合货物运输需求, 在一体化覆盖范围内进行运力智能调度,统筹解决农村群体幸福出行、物流配送、邮政寄递三个“最 后一公里”问题。

(5)多维协同打造温州样板。围绕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在大都市区范围内加快资源要素整合,探索以市场化方式推进公共交通企业的专业化重组整合,由温州交运集团与乐清、 瑞安、永嘉三地公交企业共同组建合资公司,负责运营大都市区规划范围内的公共交通一体化线路并逐步向全市域辐射,努力构建市内畅通、城乡互通、镇村互联的公交发展新格局,引领输出全省大都市区公交一体化示范样板。

(6)赋能交通物流旅游深度融合。坚持以大都市区公交一体化为纽带,科学优化公交与 S1、S2 轨道线网接驳,积极打造“交通 + 特色供给”“交 通 + 产业创新”等“爆点 IP”品牌服务,有效衔 接旅游景区、城镇(乡村)、产业工业园区、商业综合体、学校等重点区块,大力发展定制公交、定制城际客运等个性化出行服务;以大都市区公交一体化带动多式联运发展,加快推进物流园区配套设施布点建设,增强综合物流服务功能,助力“三主 四辅多中心”货运枢纽高质量发展;围绕温州市打造千亿级旅游产业集群,把大都市区公交一体化融 入“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络建设,更大力度探索 “运游结合”融合创新,包括打造各类大都市区“直 通车”,温州特色文化、景点、非遗、美食为主题的大都市区旅游及展示专线,并引入网红打卡模式, 助力温州市构建“一核两带三区”的国际化旅游城市发展空间架构。

*文章转自城市公共交通,作者杨茂富系温州市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