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路侧停车难点及解决之道
2019-06-05
来源 : 赛文交通网
作者 :
0人评论
城市级智慧停车在我国发展的十分迅速,已有很多落地案例,我们需要的是城市级智慧停车形成市场化模式,才能实现公共资源高效率的使用与管理。
2019年智能停车产业论坛上,北京精英智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文,就“城市级智慧停车市场化模式探讨”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以下是曾文发言的主要内容:
停车产业的现状
各个角色处于一种茫然的状态:
政府端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政府对车辆与车位矛盾的预判严重不足、缺乏有效对策、多头管理和政策不明,甚至经常“朝令夕改”;
企业端无论是运营企业还是产品供应方都面临无据可依、管理失控、不可持续、极度零散的问题,容易导致“朝不保夕”的局面;
车主端就更加怨声载道,不得不见缝插针、钻空子随意停车。但是车主很多乱停乱放的问题,并不是主观原因造成的,会有很多因素导致车主被迫“乱停车”。
“停车难”的问题
根本原因:车位不足以及人工管理失控。
全国各级城市车位供给都严重不足,在我国大城市车位占比不足0.8,中小城市不足0.5,车位供给永远落后于车辆增长,供需矛盾日益严重致使车主无所适从。
路侧车位少但是停放需求大,地下车库车位多但停放车辆耗时耗神,增加路侧车位是快速低成本解决车位不足的有效手段。
每天有一半车辆被迫违法停车,无法严格执法,法律形同虚设、很不严肃,也就无法对停车进行有效管理。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千差万别,每个城市、不同区位,停车难的形成原因与解决方案都大不同!解决停车难这样的顽疾,绝不是个把平台、个把APP、个把传感器、或者贴几张罚单、出几个文件就能解决的,而是极其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
解决关键:快速低成本增加车位供给。
第一大批量增加泊位供给,第二严格执法,第三要降低空置率,第四要限制车辆增长,通过价格杠杆调节车辆增长和出行需求。
限制出行并不能解决车位供需矛盾。
停车分为路内和路外停车。路外停车包括封闭停车场、停车楼、立体车库,这些设施都有一定的成本,只有达到3元/时以上的收费标准才能实现合理的商业回报,否则就需要政府巨额补贴。
目前经济形势很难实现大范围补贴,很多城市很难达到3元以上的收费标准,这两个原因限制着路外停车的发展。
路内停车,就是在路侧的停车位,是一个很好的手段来解决“乱停车”问题。尽可能把路侧闲置资源施画为车位,可以有效解决“有地方停”的问题,把被迫“违法停车”变为主动合法停车,让大家养成“合法停车”的习惯。
下图是停车时会遇到的各种问题。
解决停车问题
停车行业经过了人工到智能化的转变,但是一些设施会有一些问题的存在。
大倾角高位视频是最新的技术,可大视角进行观测与监控,智能化、可视化、无人化,采集信息丰富,扩展功能强大运营成本还很低,这些能力是目前一些设备不具备的。
以下是大倾角高位视频的结构框架:
可实现智能停车+智能交通新产业模式。
路侧车位的性质是公共资源的合理有偿使用。首先应明确路侧车位的性质:公共资源,因此政府的角色责无旁贷。
公共资源的使用应该是有偿性的,必须是使用者付费,才能对没有使用的人公平,同时才能有效调节供需矛盾,避免需求无限制增长、而供给永远跟不上。
路边车位是公共资源,具备公益性质;同时,路边车位带有稀缺性,供需矛盾极其突出;所谓需求-供给就是市场的基本要素,解决供需矛盾必须靠市场化机制、而不是政府;政府只是裁判。
政府主导、市场化资源配置,目的是服务用户。只有市场化才能高效率,实现公共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让闲置资源活起来。
解决停车难题需要我们多方共同努力。政府利用信息化手段严格执法、增设车位,企业高效率经营车位、提供最优质服务,车主遵纪守法、依法缴纳停车费,这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集合政府、技术供应商、国有资本、民营资本、运营企业、本地资源、互联网运营等多方力量,以市场化方式整合资源进行运作。
合作模式:政府政策+政府引导投资+技术企业投资+社会资本投资+使用者付费+智能化有效管理。
贺州停车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同时我们已成功实现很多其他案例。
未来展望
路侧车位价格应高于路外停车的价格、并不断上调,因为路内车位的资源是有理论上限的,而路外停车场理论上可以无限的,而且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引导车辆进入路外停车,带动路外停车的建设。
微信二维码
新浪微博
交通包打听
企业新闻
+更多宇视首创双电警:路口全覆盖 违法不罚款
2019年4~6月,宇视科技(uniview)在全国70余城召开『无宇伦比 智视未来』AI工程化全国巡展,发布业内首创智能交通“双电警”解决方案,...
又有新动作!华为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
车载智能终端迭代 辰汉智能另辟赛道有何“杀器”?
“什么才是汽车智能化?作为下一个即将爆发的智能终端市场,它是否会取代手机的位置?”对于辰汉智能CEO刘金权来说,答案或许有些与众不同。
全球企业携创新产品亮相第六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
随着人工智能、计算架构、5G通信、互联网与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将成为未来汽...
佳都“云-边-端”系统创新模型,助力智慧新地铁建设
人物专栏
+更多研究报告
